来源: 本站 时间:2015-08-27 08:50:19
浊漳河畔,百里煤海,有这样一位青年,怀揣人生梦想,远离故土亲人,告别繁华城市,只身来到了这个诞生“后羿射日,落地化煤”美丽传说的地方----五阳。十年的坚守,十年的付出,砥砺的是意志,放飞的是青春,成就的是梦想,捧起的是一颗对煤炭事业的赤子之心。
曹建来,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人,1984年5月出生,2004年山西大同煤校采矿专业毕业参加工作,历任潞安集团五阳煤矿综采队技术主管、生产科技术员、生产科科长助理、综掘二队党支部书记,现任五阳煤矿综掘三队队长。十年来,他用多次难题攻关赢得了领导的信任,成为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最可依重的急先锋;十年来,他用70余项创新成果创造了近亿元产值,成为潞安科技创新的带头人;十年来,他由一个初出校门懵懂无知的毛头小伙,成长为一名集“技术型、创新型、管理型”于一体的综合型人才,成为潞安80后大学生的佼佼者……先后多次被集团、矿授予“杰出青年”、“优秀知识分子”、“优秀大学生矿工”、“技术大拿”、“安全生产标兵”、“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等殊荣。
耕耘煤海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方能始终。在逐梦煤海的征程中,曹建来铁肩担当使命,铁血奉献丹心,铁骨铸就雄魂,一路挥洒的是逐日豪情。人人都说煤矿苦,他却以矿为家,奉献不止;人人都说煤矿险,他却以煤为业,奋战一线。寒来暑往,冬去春来,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五阳矿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创造的时代精神。
2004年,曹建来大学毕业,分配到五阳煤矿综采队生产一班,成为一名技术员。面对“三班倒”的反常生活规律,快节奏的繁重体力劳动,他虽然有些吃不消,但没有打“退堂鼓”,而是与工友们打成一片,坚持天天干满点、月月出满勤,渐渐喜欢上了这份工作。勤奋好学的他,总是一下井就粘上工作面,直到下一班人员接班还不肯离开。工友们跟他开玩笑:“曹技术员呀,年轻轻的,不赶紧下班找个对象去,每天腻在这黑煤堆里干甚?黑煤堆里能长出姑娘来呀?”面对工友们的戏谑,曹建来只是憨憨地笑笑,因为他深知,要想尽快掌握回采技术,光靠书本上学来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长期在现场摸爬滚打。遇到疑难问题,他总是刨根问底,探寻解决问题的诀窍,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在工作中享受快乐。在领导和工友们的帮助下,他一点一点地积累着经验,很快就掌握了综采技术要领,逐步由一个“门外汉”成长为大家公认的“小能人”。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2005年5月,经过组织考察、单位推荐、民主测评等层层选拔,曹建来被聘为综采队技术主管,并兼任团支部书记、班组管理员、质量验收员和体系认证内审员等多项职责。肩上的担子重了,责任大了,他丝毫不敢懈怠。为了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曹建来以队为家,吃在山上,常住队部,井上井下忙个不停,每月平均下井在28个以上,同一年分配来的大学生们在大学生公寓楼里都难得见他一面,为此送他一个外号:“曹铁人”。
铁人须有铁肩,铁肩自能担当。7301工作面在回采至480米时,为了满足煤质配采要求,矿上决定延长停采线,对工作面优质瘦煤“吃干榨净”。 煤层变薄,煤墙酥软,顶板管理难度大,成为制约回采的“瓶颈”。身为技术主管的曹建来,一连几个班深入井下现场,实地勘察情况,不分昼与夜查阅大量资料,研究制定解决措施,逐一攻克难关,编制了科学严谨的作业规程,并现场监督执行,确保了该工作面的稳步推进、高效回采,多回收优质瘦煤6万多吨。
攻坚克难凸显慧心
条件复杂最能锻炼人,环境艰苦最能成就人。五阳煤矿素有“苦瘠甲潞安”之称,井下地质条件复杂,作业环境恶劣,让许多人叹为观止,望而却步。然而,这对大智大勇的曹建来而言,却是施展才华、创新创效的舞台,攻坚克难、建功立业的战场。每一道安全生产的难题,都为他技术创新项目提供了最现实、最直观的素材;每一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都为他成长成才成功提供了最坚实、最有效的阶梯。
2005年,曹建来所在的综采队接手了5102大坡度工作面。这是一个粘结指数为54的配采工作面,煤质赋存较好,但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坡度大、淋头水大、顶板破碎,最大坡度高达32 °,最小坡度也有16°。在这样的工作面布置综放回采工艺,在当时属全国罕见。为了亲眼见证大坡度回采技术应用,曹建来一开始就蹲守在工作面。刚割第一刀煤,问题就来了,移架时出现了倒架、垛架现象,跟班的矿、科、队领导同工友们一起扶架,一个班下来,大家全身都被汗水、淋头水浸透了。整整两个圆班,仅仅割了一刀煤,当第二刀煤割过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倒架、垛架、扶架……艰难的推进速度让曹建来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工友们一班下来累得靠墙喘息的时候,他陷入深思:这样的速度,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工人都累趴下了,可产量却上不去。不行,得想办法,可破解之道在哪……
于是,每天上井后,曹建来就一头钻进“技能大师室”, 一会用火柴棒摆弄,一会在电脑上编程,潜心寻找防倒架办法。一连四天过去后,曹建来背着笔记本电脑来到了队长办公室,一进门就急着说:“队长,我找到办法了,您看看行不行?”随即打开电脑给队长展示了他熬了三天制作的动漫试验。队长看完后欣喜地说:“行呀,年轻人,这个办法好!今天你就不要下井了,带几个人赶紧去把模型做出来。”曹建来当即组织检修工赶到综采车间,详细讲解自己绘制的图纸,并亲自指导工人制作模型。经过近10个小时设计、制作、组装,曹建来和检修工做出一对特制“U”卡与圆形空心钢板于一体的“安全窝”,入井运到工作面一试,问题迎刃而解。随后,矿安排机分厂批量制作30多副曹式“安全窝”,在大坡度工作面支架中全部安装应用不仅大大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而且实现了一个圆班推进五刀煤的配采需要。该工作面回采完后,整整比计划提前了35天时间,大大提升了大坡度工作面集约高效生产水平(此装置最后在集团兄弟矿井推广应用)。
牛刀小试,曹建来一举成名。不久,他被调到生产科,专攻综采技术难题。在此期间,细心的曹建来发现:76-2#区段巷道群受回采工作面采动影响,两帮移动量大,巷道变型严重,无法满足安全、通风、运输要求,每半年就需要维护一次,费用高达400多万元。为了攻克这一难题,他带领攻关小组现场搞调研,网上查资料,围绕提高巷道支护强度,反复论证方案,多次模拟试验,采取先巷道封闭注浆,再对巷道实施扩帮,最后采用“锚网+工钢棚”联合支护对巷道进行修复,从而提升了巷道的抗压能力,最终破解了这一多年悬而未决难题。76-2#区段巷道群实施注浆加固技术后,巷道维修周期由以前的半年一次延长至了四年一次,维护周期延长了8倍,减少巷道维修费用2500多万元。同时,为了最大限度的回收资源,缓解采掘衔接的紧张局面,曹建来先后在7803、7800、7606等多个工作面设计布置“刀把式”工作面,多回收煤炭资源50多万吨。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曹建来一如地蕴深处沉寂亿万年的乌金,用持之以恒的一颗心等待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那一刻,于是,这一粒看似寻常的墨玉,在百米井下的浩瀚煤海里闪烁着熠熠光辉。
党务工作闪耀红心
党员干部第一品质是忠诚。对党的事业始终捧着一颗红心,对职工群众始终奉献一颗真心,对企业发展始终保持一颗忠心,就会历经风雨见彩虹,踏平坎坷成大道。2012年12月,有着综采队实践经验、生产科工作历练的曹建来,临危受命,调任综掘二队党支部书记。当时,该队担负着扩区巷道掘进任务,井下行走距离远,工作面坡度长,职工体力消耗和劳动强度大,连续数月全队出勤率一直徘徊在40%上下,安全生产没有保证,掘进效率不高,全矿掘进队组综合排名最后。作为新任支部书记,曹建来深知:人心不稳是安全生产的最大隐患,出勤率不高是正规循环的最大问题,党务工作来不得半点虚的,必须立责于心见担当,履职于行有作为,求真务实抓细节,在润物无声中,把思想教育渗透到职工的灵魂深处,转化为全员的自觉行动。
在上任不到一周的时间里,曹建来密集走访、详细调研,摸清了每个职工的年龄、学历、家庭地址、经济状况、日常工作表现等情况,特别是对不能正常出勤的“问题员工”,分门别类建立了电子档案:第一类是未婚小青年,家庭经济基础好,条件优越,上班随心情而定的;第二类是婚龄不长的年轻人,孩子尚幼,家庭负担较轻,遇上工作面条件差进行阶段性休息的;第三类是消极怠工的中年人,由于妻子喜欢玩牌、耍麻将,甚至连丈夫吃饭也不闻不问,加之工作劳累,负气旷工的;第四类是不热爱掘进工作,受不了工作苦累,家庭再穷也不想上班的。
病情摸透了,症结找到了,方怎么开?药怎么下?曹建来条分缕析,抽丝剥茧,针针见血,招招见效。
招一:一声棒喝开心扉。他到宿舍,进社区,入家门,走访家庭条件比较好的未婚小青年,从行业发展形势、企业发展规划、家庭和谐幸福等各个方面,耐心细致地开展思想沟通和教育工作,特别是以规划个人职业生涯、找准自己人生定位的角度入手,由己及人、由小见大、由情入理地进行分析。推心置腹的长谈,苦口婆心的引导,让小年轻人明白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心中的坚冰融化,迷津的浓雾散去,主动上岗渐渐多了。
招二:两心相映固后方。组织职工妻子到矿山、进队组、到井口,开展了“矿工体验日”活动,以观摩岗前仪式、迎接丈夫升井、与矿工一起就餐、观看安全警示教育片、参加零点班安全例会等多种形式,让家属感悟矿工艰辛,领悟安全真谛。尤其是观看安全警示教育片环节,惨痛的事故教训,更是深深刺痛了每一名矿嫂的神经,大家潸然泪下,泣不成声。曹建来因势利导,向她们讲解安全与个人、家庭、企业的关系,阐述矿工睡眠不足、精神不佳等会造成的危害。“矿工体验日”后,职工们普遍反映妻子比以前更关心、更体贴自己,经常嘘寒问暖,叮嘱注意安全,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夫妻间心更近、情更深了,再没有后顾之忧了。
招三:三把柴火暖人心。曹建来常说:“矿工兄弟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好过的坎。作为队长书记,职工家里再小的事,对他个人也是大事,绝不能漠不关心。”他把全队职工的生日记在记事本上,每逢职工过生日,都会送上温馨的祝福和精美的生日蛋糕;每逢职工家里有红白喜事,他都要带领职工去帮忙;谁家有了困难,遇到不顺心的事,他都千方百计帮助解决…… 桩桩件件实事、好事,温暖的是职工的心田,凝聚的是团队的力量。
与此同时,他与队长同声共气,齐心发力,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奖惩机制,开展明星员工竞赛活动,对安全好、任务好、质量好的班组和员工进行重奖,从而使争先赶优、对标创新成为了导向和风尚。
红心闪耀之处,点燃的是职工干事创业的激情,照亮的是群众奋力前行的道路,指引的是团队攻坚克难的方向,奏响的是党政同频共振的乐章,矗立的是干群戮力同心、共铸辉煌的丰碑。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全队职工“三违”率下降了30%,事故率下降了25%,月度掘进进尺也由原来的150米提升到了280米以上,质量标准化工作迅速提升,成为了全矿掘进战线上的“排头兵”。
踏浪前行一片痴心
整整十年,煤海里搏击风浪,见证的是一颗勇者的心;整整十年,地层下摸爬滚打,不变的是一片痴者的情。“曹队长是个‘三心人’:对个人家庭粗心,对队里弟兄真心,对掘进工作痴心。”这是全队上下对他的评价。2015年1月,担任综掘三队队长还没过百天,他就啃上了硬骨头:7802工作面切眼马上就要掘通了,却突遇大陷落柱,无法推进。生产、掘进、地测部门和矿领导专门进行了现场调研,结论是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能选择向外退出30米重新掘进,而且30天必须掘通。220米长的切眼,一个月贯通,看似正常,但是回撤安装都需要时间,确实困难重重。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挂帅出征必有担当作为。曹建来直面挑战,迎难而上,组织技术人员重新设计,倒排工期,制定网络图,从原切眼回撤到新切眼安装,再到开口掘进,可难题还是出现了:切眼坡度增大了,卧机严重,而且淋头水大,掘进机推进异常困难。当时在队里值班的他,接到井下汇报,赶紧准备更衣下井。船漏偏遇连阴雨。正在此时,妻子打来电话说:“孩奶奶老毛病犯了,胃疼得厉害,送去住院了……”曹建来犹豫了:老母亲病了需要治疗,可井下掘进面“病”来得快也需要急诊呀!权衡再三,他果断让妻子先回老家照料母亲,随即更衣下井赶到工作面,谁知这一待就是一天多。面对机组卧机不能前行,工人们尽管很卖力,可一个班过去了,还是没有好办法。一时间,大家无计可施,灰心丧气。曹建来不气妥,不认输,顾不上吃班中餐,赶不上吃一口水,绕着机组一遍一遍地察看、琢磨,终于找到了破解难题的办法:在掘进机后边打根将军柱,用钢丝绳一头拴在柱子上,一头拴在履带上,用掘进机自拉自,掘进机就能动了。大家立即按照他的“锦囊妙计”操作,机组终于再次发出了欢快的轰鸣声。可他还是有些不放心:下一个班掌握不了操作要领再次出现故障怎么办?于是,已经十几个小时呆在工作面的他又留了下来,和一下班职工们干在一起,不是打柱,就是开机组、扛锚杆、打锚索,直到大家完全掌握了操作要领才升井。上井后,他第一件事就是给妻子打电话询问老母亲的病情。知夫莫如妻。远在老家的妻子说:“咱妈今天好多了,有我在你安心工作吧!”。
2015年2月15日,对曹建来来说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这一天,工作面切眼掘通了,比矿上安排时间提前了一个班。这是曹建来挂帅出征打的第一个漂亮仗。也是这一天,正逢母亲病愈出院,近一个月记挂在心间的事终于放下来了。还是这一天,正值春节期间,曹建来请工友们喝酒了、喝大了……
逐梦煤海不言悔,我心依旧壮歌行。曹建来情系矿山发展,播撒智慧,开采光明;挚爱煤炭事业,脚踏实地,敬业奉献。十年来,他带领团队在煤海踏浪前行,用一颗赤子之心诠释着当代矿工对个人梦、强矿梦的追求,用一片炽热的情书写出80后大学生逐梦之旅的人生传奇、华彩篇章。
(文\郭宏伟 张苗)
责任编辑:孔静
c7娱乐游戏(中国)有限公司 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侯堡镇
网站内容维护:集团新闻中心 总机:0355-5921114
Copyright : 2013-2021 Chinal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0900917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类信息,均为潞安化工集团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
晋公网安备 14042302000119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