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本站 时间:2015-08-07 15:19:25
申海生,是集团常村煤矿的一名矿工。他以“十年磨一剑”的匠人精神,潜心琢磨安全生产管理之道,带领员工让安全生产提速、再提速。30岁时,他跻身全煤“百名优秀青年矿工”。人都说,“申海生用匠心那样一种近似修为的价值观代替浮躁的功利,不断锤炼安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他的成长,不忘初心,令人动容。”
申海生的时间,80%给工作,15%给学习,留给家庭的只有5%。只要有时间,他就会陪老人。
潞安集团锤炼出一代又一代的矿山英雄,他们的故事远近闻名。1982 年申海生出生在山西屯留。从小他耳濡目染,听到很多关于煤炭的故事,隐约明白煤炭对于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申海生从小家境贫寒,跟着母亲勤俭度日。由于他天资聪慧,勤奋好学,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其童年的经历,少年的曲折,早已悄然形成深层的价值观,影响着其为人与做事。
2002年,他如愿升入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2006 年9月,学成归来的申海生成了常村煤矿一名综掘工。第一天上班,大伙惊呆了!这位相貌英俊,温文尔雅,是个百里挑一的好小伙。可这细皮嫩肉的,哪能干得了综掘工啊?谁能想到,申海生对矿山、矿山里的设备和堆积如山的原煤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切感,特别是煤矿环境给予他的坚定身份。
申海生的专注,来自于对工作的执著。上班的第二天,申海生就有些坐不住了。他向队长请求:“我学的是采矿,我的岗位应该在井下!”下井后,他更是铆足钻劲坚持学中干,干中学。他理论联系实践,实践佐证理论,研究国内外煤炭开采史上的精典矿例,先后探索出一整套技术革新方案和安全防范措施,成功地指导队组的生产和发展。
只要工作需要,申海生立说立行。2007年5月12日是申海生结婚的日子。2日上午,正当他利用五一假期紧张的筹备婚礼时接到队长来电,“由于工作安排变化,接替工作面的作业规程需要马上写,再不写全队就要停产了!”妻子闻讯慌忙跑来劝慰:“结婚,可是我们一辈子的大事啊!好不容易才请了假,你说走就走,这婚还结不结?”申海生对妻子说:“作业规程是矿上安全生产大事,直接关系到整个队是生产还是停产,停了产全队120多个兄弟干什么?安全怎么保障?一个队与一个家比起来,哪个重,哪个轻?”二话不说,他立即归队。每当有新的任务,对申海生来说,就是一次攻关。最难的一次,他泡在队里,一个多月都没回过家。
“对于安全生产,拼的就是精细,拼的就是到位。从60分做到95分是优秀,从95分做到99分是精细,申海生投入100%的灵魂,努力争取那0.99分。”
上级领导见他是一块“好料”。2011年11月,申海生被任命为常村煤矿综掘一二队长。这时,他年仅29岁。许多人为他捏把汗,觉得他难以收拾那个烂摊子!
说“烂摊子”,是因为当时综掘一二队有一百多人,经常旷工的就有三十多个。即使来上班也是小和尚撞钟而已,一盘散沙。
问政于民,这是申海生上任队长干的第一件工作。那段时间,他不是在办公室,就是在家访的路上。为了掌握工人的“所思、所求、所怨”,工人上井下井,他都在井口;旷工的兄弟去哪里,他就跟到哪里。他走家串户、广开言路,脚步随问题延伸。工友们说,“我们先后与几任队长搭挡,唯有海生把我们当兄弟。他全部的心思,都用在了我们身上!”工友们笑了,原来旷工的兄弟重新下井了。
打响了第一炮,申海生开始思考如何用人性化的管理凝聚力量,把整个队伍打造成最具合力、战斗力的团队?功夫不负苦心人。他结合实际在全队实施“五精”管理模式,建立“目标化部署、合理化分工、科学化组织、网络化实施、过程化控制、公正化激励、档案化记录、责任化落实、系统化总结”的闭合管理流程。令人称道的是,“目标精细化管理”的引入,综掘一二队工作大大提速。一个安全好、作风硬、操作规范、战斗力强的队组很快形成,先后得到各级领导的广泛认可,被潞安集团树立为“质量标准化”的样板。
申海生始终保持着对岗位的高度专注。申海生说,“我这辈子就只想着怎么与煤打交道了,煤矿工作也就是我的全部事业了吧”。2012年他又一门心思琢磨如何解决不少干部职工应付检查的现状。他提出了“质量标准化过程监管”的思路,根据工作面及责任区范围,将工作面划分为静态和动态达标区并指定责任人,以静态达标为示范点,促进动态达标区的转化。通过“现场验收,责任落实,记录考核,通报归档”的模式实现对质量标准化的过程监管,确保工作面质量标准化持续动态保持达标。他的实践,深受矿干部职工好评,兄弟队组先后到队里参观学习。这一年,在矿全年动态质量标准化队组综合排名中,该队连续多次名列第一;在质量标准化“一周一规范”的排名中屡次荣列第一。
“作为一个队长,没有对职工的情和爱,就谈不上创新。与矿工同甘共苦,必将给你人生追求带来最丰富的奖赏!”
在井下,不管遇到什么困难,申海生总是迎难而上,力求精益求精。
事非经过不知难。2012年10月,综掘一二队所掘巷道470水平2101胶带运输顺槽进入富水区,高冒频繁,底板倾斜。工友们在巷道里,每天头上都是顶板哗哗的淋水,身上是吹着嗖嗖的凉风,脚下又湿又滑,穿着雨衣在3、4米高的梯子爬高就低安装锚固剂,升井后脱下衣服双手一拧,水就像雨柱子似的往下流,且一套衣服湿了烘干,烘干次日照旧穿着下井……将心比心,申海生知道在这样的环境下,别说工作进展缓慢,有人上班就真心不错了。大家也说,“都是因为你,要是换别人我们还真不伺候他了!”
如何往前走?申海生认为自然条件的恶劣,工作生活上的不便,或许到真没什么。可这么多工人的安危呢?申海生反复思考后做出一个决定——改良安装锚固剂的方式,对安装锚固剂工艺进行优化改造。
“令出一人”需要“智出一群”。申海生组织大家从现场实际条件入手,施用“漏斗”的方式接水、导水,首先解决了水的引流问题。接着,为了避免安装锚固剂时淋水常常顺着胳膊直接流入袖管,克服职工爬高就低作业存在的不利因素,他想到要改变锚固剂安装方式!就地取材,用塑料管。他带领大家一遍遍地开动脑筋,一根一根不同型号的管进行试割,只为能有最均匀一致的切割!申海生的心思全放在了工作上,可无论是软管还是硬管,无论何种方式制作,不厌其烦试验的结果都行不通。安放锚固剂的载体,管路问题解决不了,一切都是空谈!同志们劝他,“算了吧,肯定不行!”
创造别人认为不可能的可能,申海生用行动诠释了一个矿工对信念的执着追求。他几经周折最终联系到华北机电学院王教授,多次往返于两个城市之间,多少次的实践和理论结合,难题解决了!在井下实验成功时,职工们笑了,他却哭了。这一年,申海生他们屡创本矿高瓦斯区域的月进尺纪录。2013年“锚杆、锚索锚固剂安装装置”在潞安以申海生个人名字命名。同年,该装置取得国家专利。
对于创新申海生有着独道的见解:创新的前提,必须体现出来对职工的情和爱。作为一个领导来说,没有对职工的情和爱,你谈不上创新。创新的标准就是“三用”。即:实用、能用、管用;“一个目标”就是围绕如何提升管理水平,有效防范事故,减少工人劳动强度,实现本质安全;“一个特征”就是本单位、本系统以前没有过的,现在有了,且有助于安全生产。申海生说,“锚杆、锚索锚固剂安装装置”广泛应用与实践的自豪和满足引领他一路前行,成就着他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安全管理,在岗一分钟,他奋斗60秒。申海生说,“新事物层出不穷,也学无止境。我把每一天,都看成是从“零”开始!”
申海生的情永远牵挂着矿工兄弟,他的心永远与煤矿的安全生产系在一起。2013年1月,申海生针对矿上几十年一贯沿袭的“倒班”制度提出变革新思路。大家唏嘘声一片!他认为,原倒紧班弊端是工人休息时间仅3个小时左右,且每个月有3次,其中多少人多长时间处在疲惫状态可想而知。看似小问题,实则影响颇大。必须改变!
把工作干到矿工的心坎里去了。申海生提出的“小松班”管理,从安全生产和关爱职工身心健康角度出发,对三班倒的次序进行了调整,将倒班时间由原来一天倒完安排为分两天倒完。一个细节上的改变,实现让倒班矿工的休息时间增加到18小时左右,安全隐患减少,队组生产进尺不变,上上下下拍手叫好!
2014年8月,申海生被任命为常村煤矿安监处副处长。走上管理岗位后,他每天早出晚归,早晨至少比同事们早到1个小时,晚上不是开会落实工作就是下井检查工作。同事们很形象的说:“我们踩着他的足迹上班,他踏着我们的脚印回家。”
申海生为了解决长期违章职工的难题,长期奔忙在工作一线,同事说,“他就像一团火,到哪儿都能让人感到温暖”。在与职工的谈话中,他发现了多数职工有严重的心理倾向,进一步提炼“心智管理模式”,在全集团推广应用,2014年该成果获得了山西省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
永不懈怠,这是申海生给自己提的标准。围绕系统安全和现场安全,他先后实施了 “四个三行为管控体系”“五必查五必问现场工作法”“事故档案项目化管理”“安全驻足20分钟”“班中停机10分钟”等管理办法。尤其是创新性地实施了“安全大超前管理”,即通过对各类煤矿事故、气候更替、变化环节、采掘衔接、节假日及当月重要会议等内容,以“安全监管大超前计划实施表”的形式,对事故预防、变化安全、动态安全、安全隐患、重大危险源,进行预测预控。通过4个月的实践,该成果于2015年1月在常村煤矿全面推广应用。
专注和坚守,本身就是一种追求极致,精益求精的态度。申海生凭着专注和坚守,在潞安树起了一个“矿山匠人”的生动范例。在潞安集团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清洁能源品牌企业的进程中,尤其不可缺!在我国煤炭企业朝着目标迎着风雨快速复苏的过程中,一样不可或缺!
(文\图 杨鹏霞 李秀文)
责任编辑:孔静
c7娱乐游戏(中国)有限公司 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侯堡镇
网站内容维护:集团新闻中心 总机:0355-5921114
Copyright : 2013-2021 Chinal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0900917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类信息,均为潞安化工集团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
晋公网安备 14042302000119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