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本站 时间:2019-10-14 17:17:31
壶关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是山西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脱贫之路,该怎样走?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潞安集团全面压实责任,强化精准扶贫各项举措,向产业要支撑,发展农业乡村旅游产业,让村民挣了票子、闯了路子、换了脑子;向油用牡丹、光伏发电要依托,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田园经济,盘活种植业生意,也点燃了村民奔上致富路的期待;向村容村貌要颜值,美化亮化智能化,老百姓打心眼里欢迎……
2017年,潞安集团在壶关县对口帮扶的五个村,龙泉镇杨家社村、西堡村,黄山乡申家岭村、南头村、北兑川村全部整村脱贫,其中黄山乡申家岭村被授予“全县六好红旗村”,龙泉镇西堡村被誉为全县“驻村帮扶典范”。
如今,村民们说,是潞安驻村帮扶工作队进村入户、访贫问苦,为群众脱贫致富指引方向、鼓劲加油,由此大家的生活好起来了!近日,记者来到壶关县五个贫困村,探寻这里的“脱贫密码”。
种好油用牡丹这块宝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半山、半沟,从壶关县驱车20多分钟,驶过弯曲、狭窄的山间小路,记者看到了一个海拔比较高的村子,黄山乡申家岭村。申家岭村作为壶关县第一批整村脱贫村,成为山西脱贫攻坚一张新名片。申家岭村的变化,便是潞安精准扶贫中的一个闪光点。
申家岭村曾有过特别贫穷的岁月,“通往村里的土路坑洼不平,尤其遇到下雨天,更是一片泥泞,乡亲们下地施肥、收割进不去、出不来”,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改革开放使乡亲们的日子逐步好起来,但仍有部分群众没有摆脱贫困。如今在申家岭,贫穷已一去不复返了。201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从原来的刚到2000元增加到7000多元,村集体收入从零增长到70余万元。
3年前,第一次走进申家岭村时,第一书记闫全忠犹如被浇了一盆冷水。“实在没想到,比想象中要差那么多。”刚来到申家岭村时,村集体的账上一分钱也没有的情景犹记在心。借助潞安扶贫政策,闫全忠到县里、乡里协调村里新建成的100KW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的并网发电事宜,并在全县第一个并网发电。如今,申家岭村集体经济每年能有12-13万元的稳定收入。
“以前这里都是荒地、坡地,我们靠天吃饭;工作组来了后,带领我们山上山下、坡上坡下、房前屋后、深挖育林坑种牡丹、种冬桃、种花椒、种连翘,请专家搞培训、除病虫害、浇水施肥、搞高产试验田、做加硒试验、签订营销合同……”村民申有福掩饰不住对工作组的称赞:“村里一天一个小变化、一月一个新变化,一年一个大变化,现在我们日子越来越好,有了希望和奔头。”
组长杨志宏站在村后山头,手指向眼前群山环抱的小山村,感慨地对记者说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的愿景就是为老百姓真脱贫、不返贫、富起来打下产业基础。”眼下,申家岭村民单一的经济收入也多元化起来,昔日荒凉贫瘠的申家岭,变成了今日姹紫嫣红的花果山。
过去,申家岭是“刮风一身灰,雨天一脚泥”,到处乱堆乱放、污水横流。如今,走进申家岭,映入眼帘的是干净的水泥道路、美观的太阳能路灯,一户户家门口停放着崭新的小汽车,一个个废弃宅院变成了小花园。新村委会窗明几净,还设有爱心超市,摆放着潞安集团捐赠的各类衣物。进入村民家中,看到的是干净整洁的小院、绿茵茵的瓜果树木。真是旧貌变新颜,环境比城里还好。
打好产业扶贫这张牌 绿色农业带来“致富路”
进入西堡村,记者看到“家家住房整洁漂亮,户户大门流光溢彩,怎么看都不像是贫困村!”可谁知西堡村历来就有修房盖屋的传统,就是家中再穷,也要千方百计借钱修房子。有的房子盖好十几年了,楼上的窗户还没安装,借的债始终还不上。在当地,老百姓流传着这样的段子:“外墙贴瓷砖,屋内响叮当。辛苦几十年,全都盖了房。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收入无着落,贫困线下活。”
我们在调研走访中感到,西堡这3年的蜕变不是等政策、“堆盆景”,而是在驻村工作队领导下实干、苦干、巧干的成果。总结西堡脱贫攻坚实践,他们是靠抓住了一种资源,打出一套“组合拳”,走出了一条 “致富路”。
抓住了一种资源。西堡村最为出名的是西堡水库,库区占地约500余亩。他们因地制宜利用水库区干涸的自然资源,种植油葵、油菜花和格桑花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从而形成了牡丹育苗—花—油—蜜—采摘—农家乐于一体的绿色农业经济链,把传统种田变为“卖风光”,把美丽风景变身美丽经济。西堡村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两届“壶关县太阳花文化旅游节”,村里的老百姓都拿到了分红。游客从过去“看看就走”到现在“吃顿饭、住一宿”,带来了消费,带来了人气,也带来了信息和资源。有的村民把农家院装扮成小花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城里人。
打出一套“组合拳”。为了让贫困户提高“造血”能力,实现可持续增收,除依托山西潞安智华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发展油用牡丹育苗种植外,还通过“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建设10个生态大棚,村民不仅可以务工、分红,还可以承包大棚。通过“农民合作社+农户”模式,成立榨油房,推出绿色环保无添加的健康油,打造500亩花海观赏区,同时引导蜂农进入西堡,利用授粉的同时生产花蜜,丰富旅游市场。
走出了一条 “致富路”。脱贫致富根本靠内生动力。3年来,西堡人的奋斗激情一直很高昂。帮扶队员走进村民家,就像回到自己家一样,说的是家长里短,唠的是收入发展。“今年的葵花籽50大丰收啊。去年收成不如今年,但好在有潞安集团帮我们,收成不成问题。”村民宋林忠我们见到他时,他正在村里忙活收葵花籽。“上面政策好,下面干劲大,全村老少都一个心思,干出个新样子,欢迎你们再来。”
用好扶贫扶志这个抓手 点燃脱贫致富信心
来到壶关县黄山乡北兑川村,村支书郭玉光向记者详细介绍了以前村里的情况,细细归结,核心也就18个字:无资金、无资源、无资产,条件差、基础差、底子薄。然而,村民似乎早已习惯了这种“只知弯腰种地、不知抬头看天”的生活状态,思想意识非常保守。该村常住人口不超过120人,且老年人占比较高,属于典型的“空心村”,是典型的“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
我们在走访中,感受最深的是潞安驻村工作队的务实作风和群众对党组织、对扶贫干部的信任。
工作队上门走访,百姓们话语间流露更多的是疑惑,大家真的是穷怕了。“我们祖祖辈辈种地为生,靠天吃饭。村里有本事的都出去了,没本事的都在家种地,穷了几辈子,说脱贫哪有那么容易……”贫困户韩老汉是村里出了名的“难讲话”。老伴早些年去世,儿子在外打工,平日里一人独居在家。
正是工作队来了后,启动了北兑川村扶贫工作三年规划,大力发展 “一社(鸿川种养专业合作社)、一站(光伏发电站)、两基地(油用牡丹育苗基地和油用牡丹种植基地)”的“112”特色产业发展新格局,做到人尽其能、地尽其用,最终实现了整村脱贫。
脱贫攻坚期间,驻村工作队吃住在村,了解群众困难,指导脱贫工作,帮助设计脱贫方案,想方设法引领发展,他们更是成了群众的家里人,大到贷款、办厂、修路,小到看病、出行、处理垃圾,一一为群众排忧解难。他们常挂嘴边的话是:“老百姓有怨气,说明咱工作没到位。”“交流多了,矛盾少了,气就顺了,劲就足了。”
现在,韩老汉每天都会到育苗基地务工,他的新身份是生态管护员。巡护期间,韩老汉要施肥、除草、管护,对环境卫生进行监管。以前靠天吃饭,现在每年有超过7000元的工资收入。“再加上我们每年还有资产收益分红,土地流转租金,全家年收入远远高于以前4000元。” 韩老汉告诉记者。
如今,北兑川村干群和谐,邻里和睦,民风淳朴,好几年没有发生过治安案件。公路入户率达99%,自来水普及率达100%,村容村貌越来越美,新房子越盖越多,村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在扶贫工作队与大家的一起的努力下,一个“绿色、富裕、美丽、幸福”的北兑川展翅欲飞、呼之欲出。
回眸峥嵘岁月,展望美好前景,潞安集团正在用实际行动践行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决心用脱贫致富的成效实绩和群众的认可满意,将 “授人以渔”式的精准扶贫这块“金字招牌”在新时代擦得熠熠生辉。
(文 王涛)
责任编辑:崔婷婷
c7娱乐游戏(中国)有限公司 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侯堡镇
网站内容维护:集团新闻中心 总机:0355-5921114
Copyright : 2013-2021 Chinal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0900917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类信息,均为潞安化工集团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
晋公网安备 14042302000119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