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本站 时间:2018-02-05 14:50:47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拼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
我们这代赶上“李村列车”人的梦想就是——“建设集约高效现代化新李村”,让这趟列车驰的更快,跑的更远。
2017年10月11日,这一天,李村矿拿到了盼望已久的采矿许可证,这趟列车开始提档加速,让多少人为之振奋。当然,经历了十二年的精雕细琢、浑厚沉淀、漫漫等待……,对于李村人而言,能够让李村煤矿提档加速的动力绝不仅有这亮眼的一纸之“证”,他们还有更多——
技术创新:激活集约高效“动力源”
在李村矿项目建设历程的数据库里搜索,你会发现“创新”一词频频出现。作为发展的动力引擎,它为李村矿井建设提供着不竭动力。
“看!这是一截废旧的皮带条,这是一段不用的钢管……,把它们捆绑在一起,经过加固,一款简易扳手就做成了,既省时又省钱。”该矿综采队卢三强对自己的这个小发明很是欣慰,边讲边演示着它的功能。这只是李村矿技术创新的一个缩影。
2013年,李村人在传统钻爆法工艺的基础上,开展了岩巷快速掘进工艺创新,实现岩巷施工月单进尺131m,刷新了潞安岩巷掘进施工记录,这一成果在集团内部还进行了推广;
2014年,在矿井建设攻坚阶段,李村人又开展了煤巷快速掘进,分次成巷工艺的实施实现了煤巷月单进316m的好成绩,创造了李村建井期间月单进最高纪录;
2017年,李村人根据井下实际条件,创新实践目前国内最先进综采技术——大采高一次采全高采煤工艺,并在首采工作面一次性实验成功,为今后的全面推广打下坚实基础;
“十二五”期间,李村还结合基建实际情况,不断增强自身科技创新与生产力的转化,先后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创收创效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与实践,助推了矿井建设。
全面创新才能实现持久创新。在李村的创新成果中,除了这些实打实的“干货”“硬件”,还有不少拿得出手的“软实力”。
为了鼓励创新的开展,李村建立完善创新激励和管理机制,在基建矿井阶段就率先建立了“技能大师工作室”,依托该工作室平台,营造了良好创新氛围。目前该工作室已完成十六项技术攻关项目,将创新融入了企业发展的血液。
2017年,李村还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申报工作,全年共上报创新成果32项,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风机在线监控智能语音报警系统》《一种煤矿用井下广播系统》获得国家专利,《李村煤矿瓦斯涌出智能统计分析系统》《瓦斯上传监控传输光缆事故诊断程序》获国家版权局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明年,我们还要创新使用SAC型电液控以及自动化系统,在1303工作面安装第二套综采设备,力争将该工作面打造成集团首个智能化大采高工作面”。早在2017年3月,首采工作面试验成功一次采全高采煤工艺不久后,李村人就已经再次吹响了创新的号角。
减人提效:开拓集约高效“主战场”
什么是集约高效?通俗来讲,就是企业通过优化管理,实现人、物的统一配置,已达到降低成本、高效管理,从而使自身获得可持续竞争的优势。所以,减人提效对于企业集约高效发展意义重大。
纵观各行业的国有企业,大都或多或少存在人员冗杂、效率低下的问题。当然,2016年之前,建设中的李村矿亦是如此。基于当时现有条件,作为基建矿井,为了早日实现建成投产的目标,李村也经历了“扩张”时期,短短8年时间,员工由建设之初的几十人增加至将近1200人。2016年李村矿经历停建以后,员工开始大量分流,最严重的的时候全矿仅剩职工500多人,曾一度为工作开展带来了不便。
2017年,随着矿井复工复建,李村积极转变思路,开始探索推行更为减人提效的工作模式,有效化减了“人不够”与“工作多”的矛盾。在人员紧缺的情况下,李村严格限制新进员工条件,员工引进主要倾向关键技术、一线队组、高学历高技能等方面,坚决杜绝引进闲杂繁冗人员。
思路一转,局面立刻明朗。截至2017年底,全矿在册人数紧有796人,实现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的基本完善。应付检查、联合试运转准备、部门日常业务……全矿至上而下,各项工作开展有条不紊,丝毫“不惧”人少这一现实。向员工要效率,在李村得到了实实在在体现。
2018年,是矿井实现竣工投产决胜年。根据衔接计划,李村还要补充部分人员来满足井下正常的生产建设,但是总量依然有严格的限制。根据计划安排,矿井达产之时,李村全矿在册人员总数要控制在1200人左右,这对一个高瓦斯、地质条件复杂、年产300万吨的矿井来说,实属不易。如果目标如期而至,相信李村的集约高效、减人提效必将在潞安乃至全国行业内成就典范、树立标杆。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如何实现这一宏伟目标?
——定员定岗,实现一专多能。工作不减,员工就得会干、多干。李村积极推行“定员定岗、一专多能”,要求员工要有固定的岗位专长,还要有额外的特长能力,以满足变化工作需求。
——素质提升,打造人才高地。减人提效,提升员工工作能力与水平是关键。李村充分发挥大师工作室的平台作用,明确员工培训计划,加强人才素质、技能提升,力争将更多的技术人才培养成为技师、高级技师、首席技师。
——智能管理,推动员工精简。实现自动化是减人的突破口。李村正在探索全矿“智能化管理平台”建设,未来将实现水泵房、变电所、压风机房、通风机房、瓦斯泵站、胶带机等系统的无人值守,推动“智能李村”建设。
安全管控:把好集约高效“安全阀
煤矿生产安全为天。安全是煤矿的生命工程,只有本质安全,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集约高效。
2018年1月10日,新的一年刚刚开启,李村整装待发,召开安全工作会,下发安全一号文件,提出了全年安全工作思路和部署,以“拧螺丝”的精神发出要将安全进行到底的誓言。
再次回顾李村的安全工作,尽管矿井还处在基建阶段,但仍有不少成果可圈可点:
建矿以来,面对井下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未发生一起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2017年,全矿安全事故为零,瓦斯预警0次,瓦斯超限0次,安全现场管理取得新成效;
2011-2014年期间,面对高瓦斯矿井的李村,先后采用水过滤式除尘防爆装置、风水联动钻进工艺、千米钻机施工工艺,瓦斯治理水平实现新提升,安全“阀门”再次拧紧……
一项项安全成效的取得,源于全体李村人对安全 “只有加油站,没有终点站”的信念和坚守,更得益于他们切实可行、实打实的工作举措:
去年,围绕潞安“369”安全管理新体系,结合生产实际,李村补充完善了“369”安全体系内容和实施细则,并要求各生产业务部门建立本部门的安全评价体系,还要求各队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队组“369”安全管理预知预控卡,发放给每一位职工进行随身携带,强化职工对“369”安全体系的认知,形成全员懂安全、抓安全的氛围。
2012-2015年期间,李村先后制定《交叉作业安全管理办法》,解决基建矿井施工单位多、交叉作业多、安全管理难度大的问题;制定《李村煤矿变化环节安全管控制度》,进一步完善变化环节安全管理流程;制定《李村煤矿建设管理处“安全短板”管理办法》,完善矿科队三级短板管理体系;制定《顶板离层仪管理制度》,规范离层仪安装流程……通过推行各项安全管理,使安全管理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也让安全制度与工作实际“接轨”,安全管控成效显著。
同时,李村还全面开展领导值班带班抓安全、员工素质提升要安全、外委施工队伍保安全等活动,建立起全矿安全管理的“多级”防线,夯实了安全的基础管理。
……
十年芳华,筑梦李村;漫漫长路,成果卓著。从2006年的破土开建到2018年的准备联合试运转,这里的人们正在推动李村悄无声息地一步步蜕变。相信不久的未来,在“集约高效”旗帜的引领下,李村定能创造出更多属于她和这里人们的辉煌。
(文/图 毕艳忠 李磊)
责任编辑:王敏
c7娱乐游戏(中国)有限公司 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侯堡镇
网站内容维护:集团新闻中心 总机:0355-5921114
Copyright : 2013-2021 Chinal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0900917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类信息,均为潞安化工集团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
晋公网安备 14042302000119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