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为后世所景仰。死后,皇帝亲赐“忠清粹德”之碑,以示褒奖。此碑至今还屹立在他故乡墓园大门前的广场上,昭示着后人。司马光性情淡泊,不喜奢华,做人低调。他在《训俭示康》中提到,小时候长辈给他穿华美的衣服,他总是害羞脸红而把它脱下。身居宰相时,他身边的老仆还一直称他为“君实秀才”。一次,苏轼来访,听到仆人的称呼,不禁好笑,就戏谑曰:“你家主人不是秀才,已经是宰相了,大家都称为‘君实相公’呢!”老仆大吃一惊,方知司马光已居于宰相高位了。北宋士大夫有纳妾蓄妓的风尚。司马光和王安石、岳飞一样,是极为罕见的不纳妾、不储妓之人。婚后三十余年,妻子张夫人没有生育,司马光并未放在心上,也没想过纳妾生子。后来就收养了族人之子司马康,作为养子。
司马光所处的时代,土地兼并十分剧烈,“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天下半数田亩都归了他们。而司马光为官近50年,“于物澹然无所好”,只在洛阳有薄田三顷。后来官至一品宰相,位高权重,但他心忧天下苍生,生活依然十分简朴。嘉祜八年,宋仁宗曾诏赐司马光金钱百余万,珍宝丝绸无数,但司马光不为所动,坚辞不收。在《训俭示康》中,他指出:“有德者,皆由俭来也。”自己更是“恶衣菲食以终其身”。在洛阳编修《资治通鉴》时,居所极简陋,于是另辟一地下室,读书其间。当时大臣王拱辰亦居洛阳,宅第非常豪奢,中堂建屋三层,最上一层称朝天阁,洛阳人戏称:“王家钻天,司马入地。”司马光的妻子去世后,清贫的司马光无以为葬,拿不出给妻子办丧事的钱,只好把仅有的三顷薄田典当出去,置棺理丧,尽了丈夫的责任。
司马光自己省吃俭用,对穷困亲友则慷慨解囊,经常周济他人。同僚庞籍死后,遗下孤儿寡母,司马光便接来供养。在他年老体弱时,友人刘贤良想用50万钱买一婢女来照料他,他回信谢绝说:“吾几十年来,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有纯帛,多穿麻葛粗布,何敢以50万市一婢女乎?”清风正气令人敬仰。
元祜元年(1086)年9月,为国为民呕心沥血一生的司马光与世长辞。皇太后闻之恸哭,与帝亲临其丧。“京师人罢市往吊,及葬,哭者如哭其私亲,四方来会葬者数万。都中及四方皆画像以祀,饮食必祝。”
(学习资料)
责任编辑:孔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