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本站 时间:2021-08-09 10:05:46
山西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关于推广“学先进、抓落实、促改革”
专项工作第二批改革典型经验的通知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广国企改革典型经验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要求,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将第二批改革典型经验进行宣传推广。
中国一汽、中国一重、中国东方电气集团、鞍钢集团、中国远洋海运、中国中车集团等6户第二批企业改革典型经验来啦!
今天刊播第二期《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中国一重,展示!
一、企业基本情况
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一重)始建于1954年,是毛主席提议建设,周总理誉为“国宝”,习近平总书记称为“第一重地”的“一五”时期的156项国家重点工程之一,按照国家战略部署、功能定位,承担着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首台(套)和替代进口的特殊使命。近70年来,中国一重始终秉承“发展壮大民族装备工业,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科技安全、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初心和使命,紧紧围绕钢铁、核电、火电、石化、船舶、汽车、矿山、航天航空、深潜、军工等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需要,深耕实体经济,致力科技创新,做强装备产业,先后创造了数百项第一,开发研制新产品421项,填补国内工业产品技术空白475 项,提供了500多万吨重大装备。目前,中国一重已形成了国内唯一、世界少数的核岛一回路核电设备及原材料全覆盖制造能力,是全球核岛装备和冶金装备全流程制造技术的领先者,是世界最大“双超”石化锻焊加氢反应器极限制造技术的领导者,也是我国国防装备的重要供应商。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157项,其中国家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9项,打破了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困境。
二、改革情况概述
中国一重作为最早一批进入市场打拼的国有企业,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痛苦转型、迅速发展的辉煌荣光和全面深化改革后的“浴火重生”。在“浴火重生”之前的一段时间里,受金融危机和管理粗放等内外部因素综合影响,中国一重存在的计划经济烙印深重、市场化程度不高、体制机制不活、发展动力不足、经营活力不强等问题,成为阻碍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拦路虎”,导致中国一重陷入效益滑坡、连续三年亏损,企业生存举步维艰。中国一重的资格老变成了思想老、观念老,分量重变成了亏损重、负担重,在生死的十字路口黯淡徘徊。
面对重重压力和挑战,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全面深化改革部署,中国一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中国一重重要指示精神,系统推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变作风,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创业精神,坚持从严治党、 从严治企、从严管干,杀出了一条改革创新的“血路”,实现了一年扭亏、两年翻番、三年跨越的工作成效。2017年实现扭亏为盈;2018年一2020年利润总额平均增长131.11%,营业收入平均增长66.95%;截至2021年5月末,利润总额、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7%、15%,继续保持逆势上扬态势。通过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有效促进了企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在传统产业领域实现了黑色冶金装备和有色冶金装备并进、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并进,实现了从制造向“制造+服务”转变、制造向“制造+系统解决方案”转变。在战略新兴产业领域,进入了地企融合、“一带一路”板块,成功开发了油气智能导钻装备、风电全产业链装备制造、秸秆综合利用装备、冷链物流装备、大马力电传动农机装备等,并打造成为世界最大钢铁产品生产供应商,闯出了一条老国企涅槃奋起之路。
三、典型做法
全面深入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解放思想破题、以搞活机制立题、以创新发展解题,做到学习宣传贯彻全方位,“三级”改革行动方案全覆盖,重点任务“挂表督战”全过程,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改革旗帜。
(一)国企改革——要变“思想”、转“观念”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黑龙江时强调,东北发展,无论析困境之因,还是求振兴之道,都要从思想、思路层面破题。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中国一重时指出,这里的人才 可行、技术可行、干部也很好,还缺一个就是精神、思想、格局。国 有企业改革涉及面广、影响大,作为老牌国企、地处东北、传统行业,改革阻力首先来自于思想观念是否转变,思想不解放,改革就会打折扣。中国一重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中国一重重要 指示精神为指引,以思想之“变”引领行为之“变”、以行为之“变”撬动发展之“变”。
一是开展“大讨论”,找准“变”的靶点。领导班子带头深入基层,先后分4个阶段,围绕“四个滞后”“四不作风”“三讲三不讲”等多个主题,分3个层级,累计开展180余场次、近9000人次参与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查找出11个方面226个具体问题。
二是坚持动真碰硬,不“变”思想就换人。先改“主席台”、再改“前三排”,累计调整不适应改革发展需要的领导干部98人,解除岗位合同95人,中层干部只拿生活费20人次,4个单位领导班子全体起立,累计处理处分309人次。
三是变不可能为可能、变可能为现实。在干部职工中倡导“只有想不到,没有办不到”“努力到无能为力、奋斗到感动自己”的改革理念和工作作风,彻底改变“一重就是重、谁也拱不动”的传统观念,实现了干部职工精神面貌的“蜕变”和企业发展质量效益的“聚变”。形成了四位一体、多级联动“挂表督战”机制(深化改革三年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北三省重要讲话及视察中国一重重要指示精神、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项目落实),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三项制度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等改革任务到期节点完成率100%。
(二)国企改革——要抓“机制”、激“活力”
过去五年,中国一重首创“两个合同”机制,以劳动合同解决身份问题,以岗位合同解决进出问题。近两年在“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方面,持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一是坚持党委“管”、市场“选”,让合适的人“上车”不合适的“下车”。我们“拆庙”“压编”,撤销各级管理机构187个,压缩定员 2355个,占在岗职工总数的21%。总部职能部门从19个压减至13个,再到10个,编制减至87人。2021年,制定了《全面推行子 企业董事长和经理层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的实施意见》,明确了10个竞聘环节、5个参与主体(包括上级党组织、上级纪委、子公司董事会、子公司党组织、总经理)。公司102名中层干部中,45周岁及以下年轻干部达41.2%,“80后”占比28.4%,分别提高了19 和16.2个百分点。
二是推行职务与职级并行,持续拓展人才成长“五个通道”。打通五类人才(管理、营销、技术研发、党务、技能人员)晋升通道, 并细化形成6个职级,2至3年一个台阶,实现职业有规划、发展有平台、晋升有通道。五个通道纵向晋升、横向互动,职务与职级并行、相互转化。同时,建立了“优秀工程师库”,按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高工的5%、10%、20%比例,遴选入库118人,提供“绿色通道”(如列为“优秀高级工程师”库人选,同时评为高级工程师满2年,或列为“优秀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库人选,可直接竞聘二级单位副职岗位)。33名高级技师评聘为高级工程师,3名技能人才选聘成为制造厂副厂长;推进专职副书记、党群部门负责人等党务人员与经营管理岗位双向交流,在公司10名直属单位专职副书记中,此次由业务岗位转任4人,同时由党务岗位转任重要经营管理岗位2人;二级单位领导岗位人员转任非领导岗位职级11 人,由管理副总监、技术副总监等非领导职务转任领导职务。
三是坚持强激励硬约束,让广大职工群众尝甜头、有盼头。按照“确保、力争、创优”指标,确立7%、9%、11%薪酬正常增长机制,“十三五”期间职工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10.7%。建立多元中长期激励机制,员工持股、超额利润分享、项目分红等措施稳步推进。扎实开展“大国”“首席”三级津贴机制(公司级、子公司事业部级、制造厂级大国英才、大国工匠、首席技术专家、首席技能大师),公司级累计评选32人,每年享受12万元、6万元、4.2万元补贴。构建补充医疗、企业年金、文化生活等多重保障机制,2021年实施了年金“倍增计划”,缴存比例由个人1%、企业4%,提高到封顶 2%、8%。同时,在一年期补充医保基础上,新增覆盖职工全生命周期的长期补充医疗保险。强化落实“重奖”机制,对“十三五”期间作出突出贡献的8名特级劳模进行专项奖励,每人奖励一台价值20万元的红旗汽车,在职工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三)国企改革——要谋“创新”、担“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要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中国一重坚持创新驱动,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当好技术创新主力军、排头兵,聚焦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现代产业链链长,把解决“卡脖子”技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作放在更加重要位置。
一是需求导向,精准立项。改革科研管理体系,由行政分派转变为自主科研,研发单位全部设立市场调研部,完善政策研究与科技信息调研体系,为研判技术发展方向和科技立项决策等提供依据,根据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签订科研合同。
二是揭榜挂帅,责权一体。推行课题负责人“竞聘制”,28项课题实施了公开竞聘,打破看职位、重职称和硬性指派的传统做法。推行项目负责人“承包制”,在成员“组阁”、工作分工、技术路线、绩效考核等方面为课题负责人赋权,同时将部分重点科研项目奖金作为本金参与风险抵押,并实行研发人员项目分红制。
三是开放协同,产研结合。构建产学研相结合开放式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与政府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行业协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定期交流机制,与清华大学、哈工大等合作开发“超大型压机"颠覆性技术,与中核、中广核、哈电等组建跨企业间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等。
四是全员参与,多维创新。建立“4451”全员全方位创新机制,强化四级联动创新(集团、子企业、子公司、制造厂),发挥四类人才作用(大国英才、大国工匠、首席技术专家、首席技能大师),搭建五室创新工作(活动)室(劳模、党员、青年、党外人士、技能大师),开展一赛(百万一重杯劳动竞赛),凝聚创新人才3000余人,累计完成基层创新课题620项,创效近7亿元。
五是自立自强,硬核担当。先后攻克核电等26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37项重大科技成果,破解重型H型钢万能精轧机组设计技术等3项“卡脖子”技术,成功制造世界最大3025吨锻焊加氢反应器,开发了2200mm镁合金热轧机、12m铝碾环机、高质量铜线 坯生产线等新产品。近年来,研发投入年均增长32. 9%,2020年同比增长76.5%,通过替代进口为国家节省资金超过1000亿元。
责任编辑:郝佳丽
c7娱乐游戏(中国)有限公司 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侯堡镇
网站内容维护:集团新闻中心 总机:0355-5921114
Copyright : 2013-2021 Chinal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0900917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类信息,均为潞安化工集团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
晋公网安备 14042302000119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