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本站 时间:2013-10-25 10:45:49
机电处是集团公司机电设备及机电技术的主管部门。目前,在册职工35人,其中党员23人,70后25人,研究生学历占70%。近年来,我们围绕集团转型跨越发展对机电专业人才的需要,按照集团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要求,以提升机电工作水平、打造创新人才队伍、保障企业技术装备发展为突破口,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富有时代特点的新方式,着力推进“三个三分之一”,努力构建“产—学—研—用”的发展模式,迈出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步伐。
在此,我简要谈一下我们的一些主要做法:
一、“三分之一精力走下去”,在干中学增强攻坚克难本领
为保证切实能走下去,主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方面,针对集团公司设备类型多,系统复杂多样,使用环境多变,机电管理难度增大的特点,我们以“三必到”、“三走到”现场动态安全检查为主线,以井下电气设备、大型固定设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为重点,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实现学习与实践的完美契合。每年的大型设备专项检查、井下电气设备专项检查、雨季前的主排水系统检查、提升运行许可年检、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等等,我们都从细微处入手,查大系统、查大隐患,将现场机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变成课题,使一些长期困扰企业发展的重点难题得到了破解。1-11月,深入基层现场办公210余次,下井下基层检查2700余人次,检查存在问题2078条,查处各类机电重大隐患340条,解决实际问题260余个。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要求针对所查处的重大隐患特别制定隐患整改方案和网络图,并实时跟踪其整改进度以确保落实。
第二方面,我们围绕“生产一线需要什么就补什么”、“机电从业人员缺什么就补什么”,把学习内容送到机电生产的各个环节。通过采取全封闭管理,讲解、操作、研究、交流相结合的师生互动教学、案例教学、实物教学方法,对标全煤职业技能大赛专项培训等举措,组织集团机电管理和矿井机电工作人员,分期分批、分层次、分工种、分重点进行集中培训。我们特别地将学员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作为课题研究,通过老师的启发引导,集体会诊,找出解决方案,有效地提高了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截至目前,对各矿井机电从业人员已进行了机电维修电工、井下电钳工、防爆电气检查员、矿井大型设备维修工等工种的培训,累计培训达3000余人次。
二、“三分之一精力走进去”,使专、精、尖技术得到广泛推广
我们坚持学以致用,扎扎实实地“走进去”,通过“产-学-研-用”创新模式,实现了微电子、计算机、自动化技术与煤矿机电装备的有机融合,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得到了广泛推广,集团机电装备及技术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我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例如,针对常村煤矿中央主通风机投运后曾多次因电网电压波动及雷击造成停机,或为满足矿井通风要求进行调风时出现过喘振现象这一实际问题,我们专门成立了课题组,先后进行了同类主通风机的多次调研,查阅相关资料,与国内多个矿井主通风机生产厂家及变频器集成商进行多次技术交流,不断尝试、实验、改进主通风机的可行技术,最终确定选用大功率高压变频控制技术进行实施并得到成功改造,同时也解决了煤矿大型矿用主通风机存在的启动难、效率低、噪音大、切换困难、电网电压波动及雷击停机等一系列问题,全面提高了矿井通风系统的抗灾能力,同时也使电动机功率因数提高到0.95及以上,矿井主通风机整体节能达30%——50%。目前,该技术已在公司所有在建、改扩建及改造的矿井主通风机得到成功推广应用,且全公司仅已改造的主通风机年节电可达9千多万kWh。
此外,我们针对矿井提升设备系统安全性差、提升能力低的这一问题,成功进行数字化改造并得以推广应用,取得了如常村煤矿主立井提升能力增加 78万吨/年,提升吨煤节电1.03kWh,年节电721万kWh的好效果。还有我们的高瓦斯矿井“三风机”运行模式、高可靠局部通风机双风机、双电源的自动切换装置的运用,矿用大功率开关磁阻电动机及其控制技术的运用、自移悬挂式设备列车的研制与应用等等,都产生了显著成效并得到成功推广,为集团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先进可靠的装备及动力支持。
三、“三分之一精力走出去”,推动工作实效的提升和创新突破
我们不断创新学习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坚持“走出去”。一方面,每年组织机电员工到国内外一流大学、研究机构进行培训研修、参观学习,及时掌握矿井机电发展前沿技术,以此开阔眼界、开阔思路。
另一方面,我们先后与清华大学、上海交大、中国矿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等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以科研项目为支撑,通过成果转让、委托开发、联合开发、共建技术开发机构等方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获得了重要的技术、知识支持;我们也“走出去”,进入各煤机制造企业与其合作,通过共同制定项目方案、组织实施,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提高了煤矿机电装备的整体技术水平,也降低了企业成本,节约了资源。
另外,我们将提高工作实效和技术创新作为对标管理的重点,提供了“机电技术攻关、创新增效竞赛”等平台,出台技术创新奖励政策,从而调动机电从业人员的积极性。2009年以来,每年以产业工人为主的“机电技术攻关”成果达200余项。
通过推进“三个三分之一”,我们在集团建立起了以机电专业本科生、研究生、首席工程师、首席专家为主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三年来,共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地市级科技进步奖9项,专利24项。
责任编辑:杨萍
c7娱乐游戏(中国)有限公司 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侯堡镇
网站内容维护:集团新闻中心 总机:0355-5921114
Copyright : 2013-2021 Chinal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0900917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类信息,均为潞安化工集团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
晋公网安备 14042302000119号 51La